中新网大连12月13日电 题:中国高定西装出海:扎根异国市场 服装产业加速“蝶变”升级
当下,众多中国服装品牌已“走出去”,大受国际市场追捧。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10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在出口服装中,中国高定西装全球热度持续升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
大连大杨集团,中国最大西服生产企业,随着数字化的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大杨集团在内的很多中国服装公司实现向数字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转型,他们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实践,扎根异国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不俗业绩。隆冬时节,记者在大杨集团生产一线近距离观察服装产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蝶变”,感受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生生动能。
走进大杨集团金州厂区内,设计、生产等各环节均是一片忙碌景象。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和记者说,今年定制西装相比往年更为畅销海外。“今年我们生产定制西装190万套,预计年底突破200万套。其中,海外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70%,销售额近3亿美元。”
究其原因,胡冬梅说,在定制作为生活方式的趋势下,个性化定制服装极大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穿衣需求,成为愈来愈多人的新选择。在此背景下,大杨集团抢抓机遇,主动出击,早在2009年就进军高定西装市场,并逐步走向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
抓住个性定制,市场之路越走越宽。“个性化定制极大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穿衣需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就决定进入高定领域的原因。”胡冬梅举例说,“比如西装,许多海外居家选择居家办公,这就需要比较宽松的西装或者针织西装,目前,我们已研发出这些可机洗的西装,进一步满足海外市场。”
瞄准行业前沿,稳抓时代机遇,积极谋求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这是许多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新路径。
如今,大杨集团与日本青山株式会社、日本青木商事、美国诺德斯特龙百货、梅西百货、英国玛莎百货等世界知名公司成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并成为加拿大互联网定制巨头Indochino等公司的股东之一,营销网络遍布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单裁合作店面近千家。
在前端,消费者通过企业自主开发的多语言、国际化信息系统平台,在自选面料、参与款式设计、远程3D量体试衣等后便进入正式生产环节。在后端,智能系统对海外客户的数据来进行自动分析,形成版型、用材数据,再传递到裁床,两小时内就能实现自动剪裁。在智能裁剪系统、智能吊挂系统、码垛机器人的帮助下,一件定制西装便制作和包装完毕,从下单到制作完毕,最快只有3天时间。
近年来,大杨集团以自主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为依托,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品质、快速反应的定制化生产模式。2018年,首个全球化柔性服装智能定制工厂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019年9月,年产90万件/套西服的新智能定制工厂也竣工投产……
目前,世界各地的客户都能够最终靠一款大杨自主研发的虚拟试衣软件,精准选择款式、面料和颜色,试穿效果一目了然。让客户自己定义时尚,这种技术创新在客户群体中已得到普遍认可。
“我们拥有300多人的研发队伍,每年4000万元投入。”胡冬梅说,要想掌握市场,研发需先行。现今,大杨集团已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旗下拥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效率的提升,逐步扩大了公司全球市场的份额,提升了企业产品和服务品质。
智能化生产,这正是当下纺织服装行业要实现领先发展的密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支撑下,包括大杨集团在内的很多国内服装企业都建起了自己的智慧工厂,服装产业实现“蝶变”升级。
“宝宝们,这件衣服正反面都可以穿,赶紧下单呀!”走进大杨集团电商直播间,几盏大灯,一排手机架、一台电脑,几排衣服一字排开,每天都有主播生动地展示着大杨集团生产的服装,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下单提示音、主播温柔甜美的声音,让小小的空间显得很热闹。
当下,通过“主播+电商+市场”的模式,给国内服装企业精准营销提供了无限可能,而如何搭上这一东风,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为此,这家老牌服装企业转身再求变,抢滩国内年轻服装市场。
“这一代的年轻人的花钱的那群人始终与互联网和时尚相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胡冬梅说,近年来,大杨集团专门招聘大批毕业生加入直播,同时计划改建楼层搭建专门的直播间,做大做强服装直播产业。
为顺应时代潮流,大杨集团推出轻奢时尚定制品牌凯门定制、新锐时尚品牌YOUSOKU(优·搜·酷)、学生装品牌KEYMEN KIDS以及高级定制泳装品牌绿色年华等自主品牌,进一步探寻年轻群体市场。
对于未来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空间,胡冬梅认为,服装行业也需要引导和认知的过程。随着消费者的迭代,年轻人“我的生活我自己来”的态度,将带来新的“潮流风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大杨集团主动寻求发展,通过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稳稳站在国内外服装行业鳌头,成为传统纺织服装产业“破壁突围”的中坚力量,也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地方样板。(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信息声明诚聘英才广告服务纠错热线中国西藏网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